安田静,一个日本普通家庭主妇,却因为一次媒婆经历,以及一起新娘的自杀,而名噪一时。
(配图)
她的名字或许你没有听说过,但她介绍的一起新人结婚,你肯定听说过,那就是21岁的千代子和29岁的井上清一。
1931年9月,两人经过安田静的牵线撮合而婚,3个月后,丈夫随军出征中国满洲时,新婚妻子在最后一个分别的夜晚割喉自杀,以此鼓励丈夫毫无顾虑地出征。
日本妇女组织和千代子
千代子被誉为“昭和烈妇”,丈夫所在的37联队全体官兵为其举行葬礼,此时的安田静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事件,说了一句话:
“千代子的尊贵之死,不能这样结束,满洲事变日益扩大,恐怕这是一场仅靠男人无法取胜的大战。妇女及阿猫、阿狗、蝗虫都应该协助战争。”
在这样的意识驱动下,她在大阪当地成立了由几十个家庭主妇组成的“大阪国防妇人会”,短短几个月,成员发展到了700人,后改为“大日本国防妇人会”,发展为全国性妇女组织。
(日本国防妇人会宣传画)
此会宗旨提出,“作为母亲培养对国家有用的孩子,作为主妇忍耐生活窘迫”,慰问前线、照顾伤兵和阵亡者遗属。
此会在1937年全面侵华时,会员已经达到1000万。
侵华战争时日本妇女组织的作用,从安田静身上可见一斑,那就是:全力助战,帮助侵华。在这方面,日本军国主义毒害的日本女人,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。
(日本二战时的妇女)
千代子为鼓励丈夫出征而自杀是一例,类似军国思想下的畸变不胜枚举:
东史郎,战后反省道歉的侵华士兵,在回忆录中说自己1937年随军出征时,他的母亲给他一把匕首,对他郑重地说:
“这是一场千金难买的出征,如果不幸被抓住,你就剖腹自杀!因为我有3个儿子,死你一个没关系。”
另一个母亲,几个孩子全部战死了,但她却很高兴,对来安慰她的人说:
“我不哭,因为我已经失去了孩子。我落泪,是因为我再也没有儿子可送上战场了。”
(二战时的日本妇女)
鼓励自杀、攀比牺牲,这样的军国妇女在日本成为军国主义的一大特点。日本为此大加颂扬,一批又一批的军国之母涌现出来,特别极端如千代子的,被安放到靖国神社中。
据资料统计,当前靖国神社里共有246万个“亡灵”,其中“靖国之母”“昭和烈女”就有7.5万个。无怪乎东条英机在当初合并几个妇女组织,成立“大日本妇人会”时,骄傲地说:
“前线士兵发挥战斗力的内在动力,来自于母亲、妻子和姐妹。”
当1945年8月两个原子弹投下,对全日本进行无差别轰炸时,有日本人提出平民无辜的说法。翻开他们的历史细节和数据,自装清白的“冤魂说”不攻自破。
一个把“阿猫阿狗和蝗虫”都视作战场武器的国家,怎么能说“冤枉”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