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人都是爱美的,女性朋友们一生会花很多时间去追求美丽。但是,在16世纪的欧洲,很多贵族女性的爱美方法都很黑暗,或危害他人或折磨自己。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。
一、“血色玛丽”
“血色玛丽”是人们送给伊丽莎白·巴托里(伊丽莎白伯爵夫人)的称号(虽然并不知道和玛丽有什么关系)。这位匈牙利伯爵夫人,因残害600多名少女而震惊世界。
她的残暴故事要从一根头发说起。
一天,她的女仆在为她梳头时不小心扯断了她一根头发,许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疼痛,也许仅仅是因为残暴本性,她立刻甩了女仆一巴掌,力度之大,直接让女仆鲜血直流,还不小心把血溅到她脸上。玛丽本想更加生气,满脸愤怒地对着镜子擦拭起来,却意外发现,被血溅到的地方皮肤看起来貌似比其他地方光滑美丽了许多,一时大喜过望,以为自己找到了了不起的驻颜之术,兴奋的她立刻下令把女仆杀掉放血,把血收集在浴桶里,趁着血还温热,美美地泡了个澡。
在伊丽莎白·巴托里生活的时代,也就是16世纪末、17世纪初,人血,一直都是一件让人狂热的宝物。当时的欧洲远没有形成所谓的“现代文明”,加上巫术之风盛行,大家一直相信新鲜又温热的人血是治疗癫痫等病的良方。每当刽子手行刑时,不知有多少百姓已经垂涎欲滴,一心期盼着自己能够分得那一小杯宝贵的鲜血。曾记载,16世纪的德国,一个流浪汉借得天机,在犯人被砍头后,立刻捧着犯人颈部大口大口饮起来。
所以,伊丽莎白·巴托里会如此轻易地相信人血真的可以让她变漂亮。加上年龄的增大,衰老的迹象还是愈发显现,让她饥不择食。但是,这些都不能成为她残暴的借口。
用处女的血洗澡?
血浴,变成了她的家常便饭,单纯外用,怎能满足她?在血浴前,还要来一杯温热的鲜血内服,让自己由内而外地散发“青春”的气息。对人血,她的要求是及其严苛的,必须是处女身上的血才能让她“青春永驻”。仗着自己的贵族身份,轻易地抓了很多平民处女,把她们关在自己的城堡里,供自己“享用”。
为了更好地采人血,她还特意采购了很多“新颖别致”地刑具。最可怕的就是“铁处女”了,这是一个巨大的笼子,里面装满了尖头向里的铁柱,把一个处女放进去,不一会儿就可以在她身上戳无数个洞,再把笼子吊高,让血轻松地留到下面的浴盆里,供她洗澡。
诸如此类,不胜枚举。在1610年她受到审判时,已残忍地杀害了600多名少女。
二、“童贞女王”
在“血色玛丽”的同一时期,在英国同样有一个叫伊丽莎白的女人,毕生追求着美丽,这个人是在英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伊丽莎白一世。一生未嫁,被称为“童贞女王”,正是她,开启了英国的“黄金时代”。
当然,论残暴,没有人能和“血色玛丽”相提并论。与伤害他人不同,伊丽莎白一世,在向美狂奔的路上,只对自己狠。
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她都是怎样追求美丽时尚的吧!
——妆化单品之白粉篇
1562年,在女王加冕第三年,她不幸染上天花,病虽治好,但脸上却留下了不可逆的疤痕。女王本就爱美,每天又要跟一众大臣开会,遂想尽办法遮盖脸上的瑕疵。此时,主料为白铅和白醋的白粉便应运而生。
用处女的血洗澡?
相信很多女生听到含铅的粉底都会不寒而栗,敬而远之。但是就在当时的条件,能有含铅的白粉用就已经很先进了,即使所有人都知道铅的副作用——皮肤溃烂、口腔恶臭、牙齿枯黄受损,面容受损,甚至会有性命之忧。英国考文垂伯爵的妻子玛利亚·冈宁,曾是一位明艳动人的女子,但是在17世纪50年代迷上了含铅白粉,且一发不可收拾,60年代时白铅的副作用已经显现的很明显了——皮肤干涩,脸色发青,原本白皙的皮肤上开始出现污点,束手无策的她,只能把自己房间的灯光调到昏暗,把脸隐藏在昏暗中,自欺欺人。最终还是死于铅中毒。
很多人推测,老年的伊丽莎白一世牙齿状况十分糟糕,是过多涂用含铅白粉的后遗症。
明知这些副作用,可是含铅白粉不仅可以很大程度掩盖疤痕,还能让自己看起来更“纯洁”一点,更像处女,好符合“童贞女王的定位”。随着年龄增长,皱纹增多,爱美的心也愈发急切,在颈部和胸部也会涂满。
——妆化单品之口红篇
女王想要有好气色,可口红还没有问世。那就...自己动手创造一个吧!
女王用来制作口红的主料是胭脂虫。其实,胭脂虫做的口红涂在唇上真的没有想象的可怕。
胭脂虫只是产自非洲仙人掌上的白色小虫。
用处女的血洗澡?
这些胭脂虫的身体里富含洋红酸——最安全的天然色素。当虫体不小心被挤碎后,鲜红的颜色就会清楚的显现出来。它是可以用作食品、药品和化妆品着色的,现在很多口红也是用胭脂虫着色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