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号称不问出身唯才是举,而手下都是本家亲戚,除了因为这些本家亲戚确实有才能之外,更多的还是为了用他们制衡士族。曹操作为权宦之后太尉之子,他既然要组建势力,而且背后又有着本家亲戚,为何要舍近求远去寻找其他可用之人。何况当时他的本家亲戚曹性以及夏侯氏之人,因为在东汉末年都受到了较高的教育水平,因此个个拿出来都不简单,相当优秀。

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背景

我们只知道曹操曾经提出过唯才是举,这种看上去特别重视有才之人的话语,他提出这句话的主要原因,并非是真的要以才能来任官,而只是当时的背景,导致他不得不这样做。他的唯才是举,主要还是为了用来打击士族的一种察举制,那个时候士族是主导,到时候氏族的存在能够掌控的权力特别大。哪怕是他作为曹魏的领导人也无法相比,甚至他还得依靠以寻荀彧为代表的颍川士族集团,为了制衡士族他才提出了唯才是举。

曹操并不信任士族

虽然当时的荀彧是曹操的谋士之一,也非常欣赏这个人的才华,可作为士族代表曹操骨子里对士族并不信任,哪怕颖川士族集团确实为曹魏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,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,也无法动摇曹操的想法。为了制衡这一士族,曹操便将以军权为主的很多重要权利都交给了曹姓、夏侯姓的本家亲戚,可见这其中,除了曹仁、曹洪、夏侯渊、夏侯惇这些本家亲戚的才能确实不俗之外,更多的还是用他们能够制约士族势力,这一点就已经够了。

对曹操来说才能与否是次要

其实从以上曹操的做法能够看得出来,曹操虽然是一个看重才能的人,甚至也特别爱才可是在与士族的势力相比起来,才能反而成为了次要。有才能与否,还得看看这些才能是否可以为我所用,不能的话,那么哪怕是有才能,他也可以毫不眨眼的毁掉。不过曹操除了能够制约士族势力,还是没办法将其给连根拔起,否则的话,曹魏江山也不至于被司马氏给篡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