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顶红的主要成分

三氧化二砷。

鹤顶红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。鹤顶红一般指的是红砒,又叫红信石,是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的天然矿物。

三氧化二砷,俗称砒霜,分子式为As_O_,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,无臭无味,为白色霜状粉末。

古代大名鼎鼎的鹤顶红,到底是咋做的?它的成分是什么?

翻看史载,古人下毒之说比比皆是,《魏说》中说匈奴宇文莫槐:秋收乌头为毒药,以射禽兽。乌头是一种植物,可以让人致幻,一开始古人制造的毒都是来源植物,在毒史上较为出名的还有鸠。

鸠可能是一种灭绝的鸟类,不过在春秋时期较为流行的是鸠酒,据说用鸠的羽毛泡酒,可“入五脏,烂杀人”,这些毒药千奇百怪,但是宋代以后,千古奇毒鹤顶红一统江湖,根据《天功开物》记载:立者必于上风十余丈外,下风所近,草木皆死。听起来可怕异常。

鹤顶红,常常都被认为是丹顶鹤头上那一抹艳红,从在古人朴素的眼中,越是鲜艳的东西,往往越危险,“丹顶”就被认为是一种剧毒物质,一旦入口,便能置人于死地,据说皇帝在处死大臣的时候,赐酒中就是放入了“丹毒”,这跟鸠酒有着异曲同工之处。

但是这种说法毫无根据,丹顶鹤体态优美,鸣声如笛,富有音韵,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,唐朝时期描写丹顶鹤的诗词很多,白居易在《池鹤》中说:“低头乍恐丹砂落,晒翅常疑白雪消”。

薛能、张贲也都为丹顶鹤作诗,可见古人都非常喜欢丹顶鹤,在殷商时期,丹顶鹤的形象就被制成了青铜器,它被冠于“湿地之神”,又是长寿的象征,古代一品文官的官服上就是刺丹顶鹤,因此也被称为“一品鸟”,拥有很高的地位,所以鹤顶红不可能起源丹顶鹤。

更何况丹顶鹤的幼鸟是没有“丹顶”的,只有成年之后,“丹顶”才会出现,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,是分泌激素作用的结果,而且“丹顶”会随着丹顶鹤身体状态而改变,死亡时,“丹顶”就会渐渐褪色。

关于鹤顶红的记载,在宋代以前其实是没有史料的,在宋代才开始出现丹顶鹤这种说法,在武侠小说《水浒传》当中,就描写了用丹顶鹤下毒,最为著名的人物就是潘金莲毒杀武大郎的桥段。

那句“大郎,该吃药”的台词是人人皆知,潘金莲喂给武大郎的就是鹤顶红,但看过《水浒传》的也都知道,潘金莲用的应该是砒霜,为什么又成了鹤顶红呢?其实鹤顶红是砒霜的一种雅称。

鹤顶红一般指的是红砒,又叫红信石,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,加工以后就成了砒霜,若是精炼提纯就是白色,而粗糙不加工的红信石就显红色,所以叫鹤顶红,这种红砒毒性比起白色的砒霜要弱。

但是砒霜比起其它的毒要强得多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砒乃大热大毒之药,而砒霜之毒尤烈,雀鼠食少许即死,猫食鼠雀亦殆,人服至一钱许亦死,虽钩吻、射罔之力不过如此。

砒霜不仅仅毒性强,而且价格低廉,流通千家万户,不仅仅是潘金莲,就连慈禧毒死光绪用的也是砒霜,而且就连小孩子都听过,所以才号称万毒之王。

天下第一奇毒鹤顶红,到底有着哪样的毒性和成分?

对于“鹤顶红”这一种毒药,相信大部分读者,未见其形也必见其名字,它经常出现在各种小说演义当中,成为了常见于各种凶案和朝廷诡谲斗争中的必备药品,要是有谁喝了掺杂有鹤顶红的毒药,便立刻一命呜呼,不省人事。

那么它究竟是啥药,毒性到底多大呢?其实鹤顶红的主要成分,就是三氧化二砷,分子式As2O3,而你看它的别名,也就知道了,这就是砒霜。

砒霜同样是常见演义评书的药物,《水浒传》中的武大郎,便是被潘金莲灌下一碗带有砒霜药物,从而含冤死去,但是鹤顶红这个称呼又是怎么得来的呢?在民间传说当中,丹顶鹤是一种十分吉祥的动物,象征着长寿和富贵,然而它头上那一抹红色,却被人们认为含有剧毒。

人们对于自然界那些鲜艳的颜色,总会产生警觉。因此很多民间故事认为,一旦误碰丹顶鹤的丹顶,就会中毒而死,无药可救。古代的丹顶鹤数量也不多,大部分老百姓也只在书中或者画上见过,这样一来,自然就以讹传讹了。因此“丹顶”又被称之为“鹤顶红”或者是“丹毒”。

到了清朝时期,传说就跟更为离谱了,上朝的大臣们,随时随地带着参有鹤顶红的朝珠,当犯错或者是说错了话,面临天子责罚的时候,就服下鹤顶红谢罪,这自然是子无须有的事情。最早的时候,“鹤顶红”依然指的是丹顶鹤头上那一抹红色,倒也没有别的用意。

不过随着砒霜的出现,却发生了改变,通常来说,砒霜是白色的霜状粉末,然而古代技术有限,在锻造砒霜的时候,往往会有各种杂质和晶体的出现,从而具有血一般的红色。

因此鹤顶红,也就成为了专门指代“砒霜”的一种暗示性叫法,起到遮掩的作用,它的毒性也和砒霜一模一样,只不过叫的人多了,大家也都知道其实毒药了,有意思的是,古代提到检查砒霜和鹤顶红,往往会使用银针探毒的方法进行检测,这样做真的有效果吗?其实银是不能和砒霜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进行反应的,但是古代的砒霜会有大量硫化物,和银进行反应,使得银针变黑,因此银针试毒只是检测出了砒霜中的含硫杂质而已,这倒也算是一种运气成分了。

也曾经有好事者,在小动物的食物中加入丹顶鹤的“丹顶”碎屑,然而动物吃了并没有什么异常反应,因此真正的“丹顶”是没有剧毒的。

在官方的记载当中,鹤顶又被用来指盗犀鸟的头胄部分,这种鸟生活在热带,土著人将其头胄采下作为装饰,其价值可与象牙等同,我国元朝期间的《岛夷志略》便记载了国外将贡品进贡给中原王朝的故事,因此中国倒也流传下不少由鹤顶红制作而成的工艺品。因此它也被用来指为雕饰。

鹤顶红是什么

鹤顶红,是一种剧毒的化学物质,别名红矾,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。因其颜色与丹顶鹤头顶之红色类似,故得名“鹤顶红”。自古以来,丹顶鹤头上的“丹顶”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剧毒物质,称为“鹤顶红”或“丹毒”,一旦入口,便会致人于死地,无可救药。

据说皇帝在处死大臣时,就是在所赐酒中放入“丹毒”。大臣们也都置“鹤顶红”于朝珠中,以便急难时服以自尽。在武侠小说中,武林中人常用这种剧毒之物来施展其下毒的高超本领。

其实,这些说法都是毫无根据的。丹顶鹤体态高雅,舞姿优美,鸣声如笛,富有音韵,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。在我国古代诗歌、绘画等艺术作品中,对它的矫美形态,无不交口称赞。

但是为什么把它称为是鹤顶红,其实鹤顶红是一种,三氧化二砷的这样一种矿物,那么这种矿物,其实就是白砒。那么这种矿物有两种,一种是白一种是红,而红色的提炼不纯,就呈现出了这样一个红色,非常类似于这样一个,丹顶鹤的这种丹顶的颜色,于是就有了鹤顶红,或者是丹毒这样一种说法。

鹤顶红主要成分是什么?

三氧化二砷。

鹤顶红就是不纯的三氧化二砷,俗称砒霜,呈红色,又叫红矾、红信石,有剧毒,“鹤顶红”是古时候对砒霜的一个隐晦的说法而已。

三氧化二砷是轴晶系六面体晶类。单晶形为八面体,也有菱形十二面体。集合体星状、皮壳状、毛发状、土状、钟乳状。白色有时带天蓝、黄、红色调,也有无色,条痕白色或淡黄。玻璃至金刚光泽,亦有油脂、丝绢光泽。摩氏硬度1、5性脆,溶于水,有剧毒。

鹤顶红的记载

关于鹤顶红的记载,在宋代以前其实是没有史料的,在宋代才开始出现丹顶鹤这种说法,在武侠小说《水浒传》当中,就描写了用丹顶鹤下毒,最为著名的人物就是潘金莲毒杀武大郎的桥段。

那句“大郎,该吃药”的台词是人人皆知,潘金莲喂给武大郎的就是鹤顶红,但看过《水浒传》的也都知道,潘金莲用的应该是砒霜,为什么又成了鹤顶红呢?其实鹤顶红是砒霜的一种雅称。

但是砒霜比起其它的毒要强得多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砒乃大热大毒之药,而砒霜之毒尤烈,雀鼠食少许即死,猫食鼠雀亦殆,人服至一钱许亦死,虽钩吻、射罔之力不过如此。

鹤顶红是什么毒药?

鹤顶红就是红信石,主要成分是类似砒霜的物质,无臭无味的毒药。

武侠小说中的顶级毒药,夸张点来说,“鹤顶红”就是毒药中的至尊王者。事实上,丹顶鹤的“丹顶”其实是无毒的,“丹顶”是丹顶鹤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的产物,当丹顶鹤处于发情期的时候,就会显得越发的鲜艳。

“鹤顶红”就是信石加工后的产物,化学本质是不纯的三氧化二砷(纯净的三氧化二砷为白色的晶体,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砒霜),在自然界中的信石往往会掺杂着很多杂质,而大部分信石都会含有一些血红色的杂质,人们将这种掺有红色杂质的信石称之为红信石。红信石经过加工之后,就成为了武侠小说中令人闻声色变的“鹤顶红”。